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漁港興建紀事─五毛錢的眼淚

本文、照片摘自2015年新竹市風動竹塹特色文化協會出版之《咱ㄟ母親南寮漁港》〈五毛錢的眼淚〉,為當時南寮漁港一景。

南寮漁港興建工程自1952年(民國41年)5月22日舉行開工典禮,於1959年(民國48年)完工。在這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承包商多雇用南寮及鄰近村民當工人。當時,支付這些工人的薪資方式為用扁擔肩挑沙土一擔五毛錢,石礫一擔一角,每挑一擔至岸上傾倒,工頭就會發給一張紙卡憑證,依據紙卡憑證,每半個月發一次薪資,但也曾經因為工人集體反應半個月過久而改為一週結算一次。一位曾經參與建港過程的88歲老太太回憶當時,一天,照例挑著沉甸甸的沙石踏著用木板釘成的簡陋梯架一步步走上岸,然後如釋重負的將畚箕裡的沙石傾倒成堆,歡喜的從工頭手上接過紙卡,趕緊攢進口袋裡,急著再去挑下一擔,等到晚上下了工回家,洗過澡後,坐在只有燭光的房間裡數著一張張紙卡,仔細堆疊整齊,藏進竹紗內衣暗袋裡,心中暗忖,今天又賺進二十六張,高興極了。隔天一早,準備上工,尋遍不到那件竹紗內衣,才知道是阿母拿去洗了,望著濕成一團的紙卡,想著一張張損失的五毛錢,忍不住嚎啕大哭。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新竹市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資料來源
    新竹市風動竹塹特色文化協會,《咱ㄟ母親南寮漁港》,新竹市:新竹市風動竹塹特色文化協會,2015。
  • 地點-緯度
    24.8488526
  • 地點-經度
    120.9229966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點
    新竹市 (120.9229966, 24.848852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