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南寮地區住戶林玉卿所提供,為南寮地區的特殊習俗「新船下水」,船隻為萬昌造船廠的四十噸塑鋼漁船。新造好的漁船會先繞行南寮漁港一圈,再停至媽祖廟前焚香祭祀神明,祈求出入平安、滿載而歸。當年新船要下水都會插滿旗子且會撒下各種糖果。
清代漢人移墾台灣,原居福建漳州溪縣謝家的第二代傳人─謝傳,帶著木造船的技術來到南寮打拼,並由第三代傳人謝萬梓,以「萬利造船廠」為謝家造船事業奠定基礎。謝家的訂單來自全台灣甚至東南亞各國,甚至曾一口氣接下金門地區七艘漁船的訂單,著實將謝家造船事業推向最高峰。1990年代後,南寮地區漁民漸漸轉做其他事業,因此,謝家第五代雖然也跟著父親習得造船技術,但僅從事修船,並無再造新船。1996年(民國85年)夏天賀伯颱風侵襲,造成南寮地區嚴重海水倒灌,公部門因此將造船廠漁船上架廠入口低窪處填高,造船廠失去原有的功能。2000年(民國89年),第五代傳人謝慧萍將造船廠三分之一闢建為現在的新漁人碼頭海鮮餐廳,留下主廠區盼能成為造船園區。
照片中四十噸塑鋼漁船,屬於南寮地區謝家造船王國最輝煌時代下的產物,當地居民每逢新船下水典禮便會忙進忙出,準備飯菜、貢品,桅杆間掛滿五顏六色的魚旗,空氣中充滿煙霧、煙花、從天而降的糖果,和興奮的情緒。是當地居民共同的歷史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