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約拍攝於民國46年(1957),由新北板橋居民陳馮緞提供。陳馮緞此時23歲,抱著長子從台北回到新店直潭的娘家省親,在故鄉家屋外庭拍下這張靜謐的母與子照片。馮緞19歲離開山中農村到台北工作,與高雄來打拼的丈夫相遇而結婚。對故鄉的記憶裡,竹子是她熟悉且隨手可得的原料,她自小就擅長剖竹製作各類家用竹編器具,諸如扇子、竹編器簍(如圖後放置小雛雞的用具),馮緞回憶道,在新北的商行前,她仍會做些竹編小器零售販賣給來往的鄰里克人。這張照片展現早期台灣山中移民從城市回到家鄉時的優閒景象,洋裝與手飾顯現經過都會洗禮的女子與農村的不同,而山中農村的紅磚與藤椅竹編仍靜靜等待過往的人物回鄉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