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瓦磘溝的原生植物-台灣欒樹

台灣欒樹  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

台灣欒樹是無患子科的植物,屬於本土原生樹種的落葉大喬木,分布在全島低海拔的闊葉林中,從北到南都有。這種植物的樹型優美,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可從夏季的滿株綠葉到秋季開花時呈黃色,吸引許多昆蟲前來採蜜及授粉,而後結成果實時又轉為紅褐色,一直到燈籠狀的蒴果成熟後轉為褐色而掉落,可說是隨著季節變化而有多樣的樣貌,很具有觀賞價值,因此常被栽植作為景觀樹種;台灣欒樹的花長在頂端,果實是由粉紅色的三瓣片合成蒴果,形狀就像膨大的氣囊,成熟時會轉變為褐色;樹上及周邊於特地季節時會發現大量的紅色的椿象,亦可看到鳥類或昆蟲天敵出現,形成完整的食物鏈。

瓦窯溝旁的台灣欒樹均是人工栽植的,作為綠美化觀賞之用,因其每年均會結大量之種子,也可在溪邊及附近綠地上看到一些種子發芽的小苗。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永和社區大學
  • 創作者
    永和社區大學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2/23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