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地點為臺東縣池上鄉。民國50年至60年間,當時農民沒機器可代替人工,只好用人工一束一束(每束7~10株秧苗)往田裡插下去。工人是清晨出門,工作到天黑才能回家(不像現今一天算8小時,時間一到就下班),老闆也會煮些點心,如米篩苜、湯圓、麻糬、菜頭糕、芋頭糕、九層糕、炸年糕等;有時比較忙,中午就直接煮一大鍋飯、菜湯、自家醃漬的醬菜(蘿蔔、薑、菜心、冬瓜、瓜子)只要鹹的可以吃,大家一定不會挑剔,否則餓著肚子工作,那就累了。
照片拍攝地點為臺東縣池上鄉。民國50年至60年間,當時農民沒機器可代替人工,只好用人工一束一束(每束7~10株秧苗)往田裡插下去。工人是清晨出門,工作到天黑才能回家(不像現今一天算8小時,時間一到就下班),老闆也會煮些點心,如米篩苜、湯圓、麻糬、菜頭糕、芋頭糕、九層糕、炸年糕等;有時比較忙,中午就直接煮一大鍋飯、菜湯、自家醃漬的醬菜(蘿蔔、薑、菜心、冬瓜、瓜子)只要鹹的可以吃,大家一定不會挑剔,否則餓著肚子工作,那就累了。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