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由從新北市平溪區遷居到新北市板橋區的胡玉梅小姐所提供,拍攝於民國74年(1985)的照片,畫面中是她的母親和她的大女兒,到民國69年(1980)開放,坐落於台北市區的中正紀念堂遊玩。玉梅出身自平溪十分的礦工家庭,她父親卻在一次的礦坑災變中雙眼失明,因而必須停頓工作,母親的責任也就更加重大。玉梅說起母親,總是帶著極度的尊敬和感激,母親靠著手編竹畚,讓孩子們衣食無缺。早年的竹畚製作需以技術剖竹成片,在逐漸編成畚箕,這是山區常見的工作,而母親製作好竹畚,提供給十分的台陽煤礦,或是雙溪牡丹的礦工福利社販賣給礦工,竹畚是礦工們的生財工具,挖礦時候需要盛用土礦石頭,再倒入公司的煤車中。這是礦區產業的一環,直到礦區沒落,竹畚因此沒了銷路,母親也才隨著玉梅三哥來到板橋,在三哥開設的高週波塑膠家庭工廠裡幫忙。玉梅的母親是早期從偏鄉礦區工作到都會區家庭工廠協助的典型女性,為孩子與家庭在時代中找尋生存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