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獅匠師出生於昭和 2 年,石牌公學校畢業後就讀北投高等科,完成學業以後,曾在日治時期任警察,曾在市場作小生意、保險業務員與營造業,為人海派。約在40 多歲開始向父親謝良俊學習打石。其父謝良俊曾被徵召為軍伕,日治時期基隆港築港(1899-1944)曾參與當時築港工程, 因而學會了打石。據謝金獅描述,當時是在父親的身邊一起到唭哩岸採石場學打石,直到三年以後才開始自己獨立打石。
打石石窟位於現陽明大學校地,在其記憶中,當時採石場至少有40幾處石窟,其石窟是延續自父親,同時他的大哥與侄子也一起打石外,再另聘2人,並沒有收徒。重要的作品包括:陽明山花鐘、草山公園噴水池...等,此外,將唭哩岸石賣給高雄的唐榮鐵工廠,是打石生涯中一筆較大的訂單。
另一重要身分,是「石作工職業工會」常務理事,負責接洽生意並與政府單位交際。民國 47 年當選陽明山總工會理事、48 年當選陽明山信用合作社北投鎮代表、63 年則當選臺北市優秀勞工、64 年當選全國模範勞工、69 年任職新光人壽科長、87 年唭哩岸舉辦文化尋根聯歡會時,由時年 77 歲的謝金獅負責示範打石,可以說是唭哩岸打石匠師中的前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