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公港之舊貌

馬公港之舊貌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本圖來自第十一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馬公港之舊貌。澎湖地處離島,與本島之間往來主要依靠船運。除了馬公港之外仍有其他港口,照片中的是日據時期馬公港的樣貌,是當時對廳外最主要的港口。而馬公港本身為一開口朝西的馬蹄形天然港灣,港區遮蔽良好,風浪平緩,為海運的主要門戶,更是民生物資的主要輸入港口。每日皆有客輪往返高雄港濱碼頭,海上交通起初由「開城丸」(丸即號)負責,噸數有2,030噸,每月往返馬公到高雄八次、往返基隆兩次,但昭和七年(1932)之後改由噸數較輕的「壹岐丸」負責,航線也減少為每月往返馬公和高雄之間十次。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魏廷朝
創作者
魏廷朝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8/06/01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