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來自第十一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照片為澎湖畜牧業情況,翻攝自1996年的《台灣歷史影像》。澎湖島內缺乏溪流、山野、放牧地,幾乎沒有畜產所必備的天然條件,然而畜產總生產價格卻達428,000餘圓。尤其是豬與雞,除供應廳內的需要外尚有剩餘,每年輸出台灣本島130,000圓以上,居沿岸貿易的首位,已成為農戶的主要經濟手段,可以說是奇異的現象。從一九二三年起,牛乳的經營遊澎湖畜產株式會社經營,以供應當地駐軍與馬公街民的需求。
本圖來自第十一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照片為澎湖畜牧業情況,翻攝自1996年的《台灣歷史影像》。澎湖島內缺乏溪流、山野、放牧地,幾乎沒有畜產所必備的天然條件,然而畜產總生產價格卻達428,000餘圓。尤其是豬與雞,除供應廳內的需要外尚有剩餘,每年輸出台灣本島130,000圓以上,居沿岸貿易的首位,已成為農戶的主要經濟手段,可以說是奇異的現象。從一九二三年起,牛乳的經營遊澎湖畜產株式會社經營,以供應當地駐軍與馬公街民的需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