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澎湖研究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澎湖各地「起新宮」的省思-以安宅周王廟為例

本文收錄於《澎湖研究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篇名為「澎湖各地「起新宮」的省思-以安宅周王廟為例」,作者王文良。

安宅周王廟曾於民國58年(1969)重建落成,宮廟的興建除了需仰賴名師和技術,在人力方面,當時則是由村民擔任,可謂全村投入;在建築過程中,同時促進了不同世代間的技藝傳承及名師參與,因此,宮廟的完成對於里民而言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民國90年(2001),安宅周王廟因屋頂漏水、地方角力,而在未取得里民的共識之下遭到拆除,是澎湖文化資產的一大損失。有鑑於此,作者提出了幾項能將舊廟與新廟結合的例子,期望地方決議翻修廟宇時,能重視廟宇於歷史、文化、里民心中所扮演的角色:原樣保存與原跡修復、抬高舊廟和下方增建、廟體保留並翻修廟頂和毀損處、石雕與鑿花木雕和石柱結合於新廟中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育慈
  • 創作者
    王文良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3/04/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