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深耕文化工作坊所撰,是為一深入地方、重視在地文化、根植社區之單位。
進行修復工作前針對菜宅的現況及修復方式先和地主進行溝通協調,菜宅的高度及寬度都討論出共識,開始架設基礎高度與繞線,另外也繞水平線,以利堆疊出外表平整的菜宅。高度及寬度基礎架設好接著從兩端疊起。菜宅的兩端,使用大塊的硓石削平,底部的第一層為大塊的硓古石,作為菜宅的地基,師傅們表示以前的硓古石稜角比較多,比較好彼此卡住,這些舊的硓古石被破壞過,也經過風化,多半呈現圓形狀,比較不利於疊菜宅,還好師傅們都擁有相當多的修復經驗,石材的缺陷用技術來彌補。此處菜宅的寬度設定為40公分,堆疊的方式則分成裡外兩層,先就內外兩層進行堆疊,中間空隙再使用小硓古石填補。吳石砱師傅疊菜宅的技藝,是他自己多年工作的經驗累積。吳石砱師傅的工法沒有華麗的技法,只有質樸地的將過去的經驗深深印在腦海,並且用雙手一塊一塊地將記憶堆疊出來。
(資料來源:澎湖深耕文化工作坊「107年澎湖縣推動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