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社區發展協會-鎖回時光.管住生活.港灣美味

跟澎湖縣馬公市鎖港社區發展協會-鎖回時光.管住生活.港灣美味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澎湖縣馬公市鎖港社區發展協會-鎖回時光.管住生活.港灣美味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社區發展協會-鎖回時光.管住生活.港灣美味

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位於馬公市東南側,北連接鐵線,西連接五德,南鄰山水,東毗湛藍海岸。清朝時稱「鎖管港社」,隸屬「嵵裡澳」管轄,本社自古以討海為生,尤其擅捕小管(另有一說:此處港口盛產小管頗多),故稱「小管港」,後因「小」與「鎖」的閩南語音相近,而訛寫為「鎖管港」。

日治時仍稱為「鎖港管」,光復後曾一度與「鐵線尾」合併稱為「鎖鐵里」,民國四十年(1951),實施地方自治,始與鐵線尾分開獨立改稱「鎖港里」。全里面積1.79平方公里,人口數2845人(107年08月止統計),是澎南區人口最多的一里。 以整體環境而言,鎖港是澎南區最大的村里,有圖書館、加油站、郵局、消防隊、警察局、電信局等,可說是基礎建設齊備,在文化資源部份:鎖港有石器時代的細繩紋陶文化貝塚,及縣定古蹟南北石塔、全澎湖最大的神像廟宇紫微宮,及其他家族宗廟、近海石滬三座等。在產業部份,除了自有大小捕漁業及定置漁網外,另有旅行社一間、水域活動業者三間、食品加工廠三間、傳統小管曝曬場兩間、餐飲小吃店及民宿數十來家。民生方面早上市集的果菜肉品,南北雜貨五金等應有盡有,已成為澎南區的生活重心,馬公市之副都心。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王明輝
創作者
澎湖縣社造中心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8/12/01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