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營頭(二)

五營信仰在澎湖民間非常普遍,其意義是透過分布在聚落外圍的五營與遶境鎮符的儀式行為,以達到保境安民的目的。五營的設置融合了四方、五行的觀念與兵將系統,並以營頭來代表兵馬駐守的防區,以護衛五方界域,可以從碑石所刻寫的文字或顏色來判斷其方位的屬性。在澎湖的村落中,因為法師系統的不同,營頭的形式大致可歸納4種形式:1.簡單形式,用竹符插立於地上作為其象徵物。2.基座形式,以水泥製程基座,除了均插有竹符外,有時會豎立一座石碑,可分為墳塋狀基座、圓筒狀基座、立方體基座。3.遮蔽形式,此種營頭狀似小祀,大小不一,簡單的僅以四塊石板組合而成,其中插立竹符,有的外觀有如土地公廟,內常奉有神像或豎立石碑之類。4.混合形式,為結合基座形式與遮蔽形式。不論營頭是屬於何種形式,竹符在任何一種營頭中是必備的最主要構件,通常以3根或5根組合而成,頂端以紅布包紮,上面書寫著「○○勒令○○方元帥安鎮」,這是神力的象徵。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深耕文化工作坊
  • 創作者
    深耕文化工作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