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楊棋(1856-1935):合界頭永成號的掌舵者(四)

(承前文)

然而,楊棋家族也並非一帆風順。1908年3月26日,合界頭楊命駕駛之帆船金振盛號,「由廈門載石油六百箱、木材一千二百,並一切貨物,值得四千五百圓。欲帆赴東石港,船員共二十一名,迄今人船俱無,不知流落何地。」1916年2月8日楊長駕駛的帆船自臺出發,卻不幸於廈門附近之七星礁觸礁沉沒而殞命,損失超過6000元。先後兩次的人員與船貨的損失,肯定對楊棋家族造成相當的衝擊。楊棋除了政商上的表現,楊棋也努力教化人心風俗。明治30年(1904),紅羅罩鸞堂集會所向善堂歐陽梯,應邀至西嶼合界頭擔任私塾教師。楊棋在歐陽梯與洪瑞徵的協助下創立樂英堂,任堂主之職,扶鸞警世。今日合界威揚宮內右側廂房,存有「本鄉紳士楊鴻儀敬酬」于大正乙卯年(1915)的匾額「慈祥廣濟」一塊。明治35年(1902)澎湖遭旱魃之災,民幾於餓殍。《臺灣日日新報》刊布澎湖慘狀勸募。臺中、臺北、臺南各處慈善家或寄附金錢、捐附米糧薯簽者,統計有三萬餘圓。澎湖各地仕紳、實業家也發起<澎湖廳管下罹災籌民籌濟事務所>籌募救助金。明治36年(1903)9月10日,楊棋等16人,發起成立窮民籌濟會,以救助澎湖廳下凶歉災者。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玉河
  • 創作者
    許玉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07/22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