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硓古石》季刊第19期〈澎湖戲院志(上)〉

澎湖最早的電影放映,是做為政府宣傳政策或政治理念之管道,由昭和3年(1928)澎湖廳教育課的陳慶池先生利用手搖式放映機至各鄉村放映教育影片開始。由於影片教育成果之宣傳效果斐然,在添購新放映機後於中日戰爭時期播放戰爭新聞片,以激發人民愛國(日本國)情操。光復後則為傳達三民主義、反共抗俄、效忠領袖等精神教育而播放。在播放的場地方面,1921年,室內劇場興起,居住於澎湖的日籍人士集資興建「馬公俱樂部」,作為舞台表演及電影觀賞場所,同時,由在地人興建的「澎湖劇場」(後改為澎湖戲院)亦為電影播放場所。光復後的戲院包括:澎隆戲院、龍宮戲院、建國戲院、中興戲院、真善美戲院與東昇戲院,至民國70年代前為戲院的興盛時期,而後因電視、錄影帶出現,便逐漸沒落。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育慈
  • 創作者
    陳英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6/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