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地點未知。一名孩童蹲在一座墳墓前,墓碑上刻著墳墓主人的身世訊息,墓碑上的「靖邑(中國大陸福建省南靖縣)」是其祖籍處,從「顯妣」可知這是一名婦女的墳墓。漢式的墓碑上大多會刻上墓碑主人的資訊,並有特定的格式,正中央以直行刻上墓碑主人的身分、名稱,在墓碑左下角刻上立墓碑的人,右下角則刻上立碑的時間點,在墓碑頂端則以橫行刻上墓碑主人的祖籍(祖籍通常很顯目)。古人們深信墳墓的地點及擺設會影響到後代子孫的運勢,因此有一定財力的家族在長輩逝世時,會重視下葬的時間、地點和風水。(Barry L. Schuttler/攝)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