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宋屋褒忠祠打醮之水燈

客家庄廟宇興建、重建或是大規模的整修於竣工時,必定選個良辰吉日舉行「慶成福醮」的祭典儀式,即大家所熟知的「打醮」祭典。平鎮褒忠祠「打醮」,儀式非常繁複且年代已久,在此無法一一說明,僅能以現存「老相片」加以說明。水燈,指引水府亡魂前來享用牲禮酒食。水燈是以竹條紮成房屋形狀,糊上白色紙張,屋頂貼上紅紙,中間燃蠟燭,蠟燭下放紙錢,水燈正面有個小門,上題燈首姓名,底座使用空心竹排,增加浮力,長流水的老街溪,便於水燈漂至遠方,招引更多好兄弟前來。水燈排以木頭或泥竹、刺竹做中柱,其他則以小支較輕的竹子當支架,組成一組超大長方形燈架,掛上燈,指引方向,招引無祀孤魂來此共享盛宴。信士們以最虔誠的心準備了糕餅、水果、三牲、五牲或是豬羊供孤魂野鬼食用。蛋、豆腐、豆腐乾、魚、魷魚、雞或鴨任選三種組成三牲,豬頭、豬尾巴、豬肝和豬心是五牲必備的。農家們早早就養隻豬,作為祭典普渡用,祭典後分給親朋好友每家一小長條,數量足夠時,出席幫忙者多加一塊。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余金龍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