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宋屋褒忠祠打醮之醮台搭建

漢之後,醮成為道教的重要儀式,許多道教的典籍都有記載醮儀。史書上亦有許多關於醮事的記載,例如《書卷七·志第二·禮儀二》:「大業中,煬帝因幸晉陽,遂祭恆知岳。其禮頗採高祖拜岱宗儀,增置二壇,命道士女官數十人,於壝中設醮。」到了明末所撰的《正字通》中,「醮」字的知釋更顯醮和道教的關係:「凡僧道設壇祈禱曰醮。」明代之後,民間醮典已不一定和道教有關。

客家庄廟宇興建、重建或是大規模的整修於竣工時,必定選個良辰吉日舉行「慶成福醮」的祭典儀式,即大家所熟知的「打醮」祭典。此外,尚有為神明祝壽的「神誕醮」和佛教盂蘭盆會混合而成的「中元醮」等。醮的種類很多,如祈求或感謝神明庇佑的清醮,稱為祈安醮;為慶祝寺廟或其他建築物落成的「慶成醮」;祭拜瘟神的叫「瘟醮」;超度死於水火亡魂的是「水醮」或「火醮」。平鎮褒忠祠「打醮」,儀式非常繁複且年代已久,在此無法一一說明,僅能以現存「老相片」加以說明。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余金龍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