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紀錄片延續2015年拍攝之〈在唭哩岸停泊〉台北市都市街區再生影像創作,延伸紀錄其「後影像行動」,除了重申唭哩岸打石文化的重要性,更進一步結合2016年台北設計之都,於唭哩岸慈生宮舉辦公播與願景工作坊,凝聚地方對於唭哩岸石文化的重新重視與設法創造具體的行動方案。
同樣透過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主辦與不完美原創工作室策劃的「生活馬戲團-街區影像與社會創新提案」,該年度拍攝團隊成員略有調整,有在地從事地方工作的李庚霖(唭哩岸文化工作室)與李麗靜(立賢社區發展協會),以及影像工作者林子翔與吳銘崧,組成「岸中唭片2.0」的唭哩岸社區故事紀錄片團隊」。
該影片取材於唭哩岸東華聚落拆除事件,衍伸結合地方學校對於唭哩岸石保存的「百人傳石・文化傳承」具體文化行動,並結合了更多關注地方文化發展的有識之士,結合地方社區發展協會及相關文化團隊,提出「唭哩岸打石文化園區」構想,同步擴張為「北投生活環境物園區」的北投區地方願景,成為北投公園觀光核心區外的衛星文化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