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投石的發現

發現北投石的是明治九年 ( 1876 ) 出生於日本愛知縣的岡本要八郎。明治三十八年 ( 1905 ) 間,岡本先生行走於北投溪四處採集礦石,同時拍照記錄。有一次拍完照之後,把底片放置於北投溪石之上,回家之後發現底片已經曝光。於是將北投溪石送往東京化驗,證實其含有鐳放射性,可使底片感光,發現了罕見的北投石因而聲名大噪,並引起國際間極大震撼。

1912 年11月20日,國際礦物會議於蘇俄Petersburg召開,由神保小虎博士和俄國的鐳礦調查委員長Prof‧Vernardsky先生一起為這個新礦石命名為「北投石Hokutolite」(北投日語為 Hokuto),並且在世界上發表出來,讓北投的名字,也留在世界礦物學術界上。1920年大橋良一先生證實日本的玉川溫泉所產發現的礦物,與臺灣所產的北投石是相同的礦物。1932年日本政府公告北投石為「天然紀念物」,並在北投溪沿岸立牌嚴禁開採,使之能供世人永久觀賞或研究。

東京大學化學系教授濱口博於1959年曾訪台研究北投石,並於1962年與李遠哲共同發表「北投石放射性之研究」英文論文於中國化學學會會刊上。李遠哲於1959年進入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放射化學組碩士班,碩士論文由濱口博教授指導,研究北投石含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弼偉
  • 創作者
    岡本要八郎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2/17
  • 資料使用語言
    國語
  • 媒體類型
    照片
  • 材質
    礦石
  • 時間分期
    日治迄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