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投石

新北投地熱谷(舊名地獄谷)位於台灣北部大屯火山群地熱帶的西南端。泉源在熱水池的右側,溫度高達98℃,熱水池外流出口下游約200公尺處沉澱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特殊礦物,故以產地命名為北投石(Hokutolite)。

1905年的日據時期,當時任職於臺灣總督府技手的岡本要八郎,在北投溪中的礫石表面及間隙中發現一種由溫泉沉澱出來的含鐳元素礦物。1907年(明治40年)發現北投石之礦物結晶,以底片測試證實其放射性。同年,東京帝國大學神保小虎教授,發現北投石與櫻井廣三郎於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採集之標本相同。

大正元年(1912年)神保小虎教授將北投石標本,帶往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參加國際礦物會議,並與俄國鐳礦調查委員長Vernardsky教授,共同將其命名為Hokutolite(Hokuto是北投的日語地名,lite則是日語岩石與礦物的意思)。

2000年行政院文資小組指定北投石為「自然文化景觀」,成立「北投溪(北投石)自然保留區」,為臺灣第一宗納入保存指定的礦物。2013年臺北市政府設立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保護,這也是全台由地方政府劃設自然保留區以保護礦石的首例。

北投石為斜方晶系的硫酸鹽礦物,為重晶石的亞種,含有一種稀有元素-「鐳」。北投石是世界上四千多種礦物中,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國寶級礦物。目前已知的北投石產地僅有北投及日本秋田縣的玉川溫泉等地,是世界上相當稀少珍貴的礦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鄭弼偉
  • 創作者
    岡本要八郎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2/17
  • 資料使用語言
    國語
  • 媒體類型
    照片
  • 材質
    礦石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至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