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邱創河手抄《南北管曲本》中之「黃大娘、一金姑」

圖上部份「黃大娘」係常聽的福路樂曲,初學者常以此為入門的練習曲。圖下部份「一金姑」為年節喜慶時「鬧廳」常用的樂曲,為傳統民間歌謠。根據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所述,客家八音依演奏型態和音樂的處理,可分為「吹場音樂」和「絃索音樂」兩大類;「絃索音樂」又被稱做「八音調」、「丟滴調」、「串子調」等,「絃索樂」以小嗩吶為主奏樂器,除了在吹戲時會加上鑼,一般「絃索樂」是由拉絃、彈絃與鼓鈸配合。本曲是屬於「絃索音樂」。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5-3226-5:臺東民間手稿圖錄(2017,黃學堂,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臺東縣政府),頁229。
  • 撰寫者
    林子賢
  • 貢獻者
  • 創作者
    邱創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出版者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