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代誌》第一輯在民國82年(1993)出刊,是後山文化工作群將在《臺灣時報》副刊每個月固定發表的〈後山誌〉文章集結所出版的成果。書名「代誌」之意思,一是非正式地方誌,二是閩南語發音「事情」的意思。後來又陸續出版了二至四輯。當時行政院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意識等概念,誘導在地文史工作者,逐漸開始進行地方文史的調查與整理,也開啟了有關地方的書寫。後山文化工作群是由不同的藝文工作者所組成,目的是為推廣臺東地方書寫,於民國81年(1992)所成立的非營利組織。
《後山代誌》第一輯在民國82年(1993)出刊,是後山文化工作群將在《臺灣時報》副刊每個月固定發表的〈後山誌〉文章集結所出版的成果。書名「代誌」之意思,一是非正式地方誌,二是閩南語發音「事情」的意思。後來又陸續出版了二至四輯。當時行政院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意識等概念,誘導在地文史工作者,逐漸開始進行地方文史的調查與整理,也開啟了有關地方的書寫。後山文化工作群是由不同的藝文工作者所組成,目的是為推廣臺東地方書寫,於民國81年(1992)所成立的非營利組織。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