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55年(1966)4月4日,是當年世界童軍大會的活動現場。照片由新北市居民黃淑女提供,當時18歲的她半工半讀,就讀台北的開南商工補校,也因緣際會參加了開南商工的幼童軍團。童子軍組織源自二十世紀初的英國,旨在通過軍隊的紀律和活動府輔導年輕人,並逐漸發展成世界童軍組織,以基金會方式補助協助各國童軍的成立。台灣在國民政府來台後,青少年教育便逐步引入了四健會、童軍團等形式,在國際經費的援助下發展紀律性且可掌控的青少年組織與各類活動形式。開南商工是台北早期積極參與世界童軍組織的學校,參與的黃淑女回憶道: 當初在學校知道有幼童軍的召募,聽說可以到日本參與世界童軍的交流,就馬上報名了。在當的時戒嚴時期,孩子能夠出國,往往需求家庭經濟支援,許多青年跨國旅行的可能性,都是通過參與這類國際組織活動而有機會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