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螺神祠探幽

美崙山原稱「八螺仔山」,由原住民之鬼頭刀「 Bazik」之音譯而來,自清代以來即有八螺山、米崙山等名,而對花蓮人來說今忠烈祠一帶甚至過中正橋、尚志橋以北這個區域即稱「米崙」。雖然這地名在民國40年(1951)已正式更名為「美崙」但仍然會使用閩南語稱「米崙仔」。今日林森路往北側走至美崙山麓,這有一座宏偉北方式宮殿建築為「花蓮縣忠烈祠」,不過在日本時代,這可是縣社花蓮港神社的位置所在。原計畫興建於花岡山,但因風力太強無樹木可阻隔,於是才改計畫於美崙山麓。戰後,花蓮縣忠烈祠仍保存昔日神社所有的設備,如照片中的拜殿、神門及本殿等設施,後一直到了民國60年代因日本宣布與臺灣斷交,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頒布去日條款,其中第一條即為日本神社應拆除,於是全臺各地忠烈祠大多在民國60年代進行改建工程。照片來源為更生日報社典藏室報紙新聞照片合輯。更生報早期的舊報紙存放於報館三樓典藏室,除了完整之紙本舊報紙,另有依照主題搜集之報紙合輯,分以資料夾收存於檔案室,數量近百本,搜羅主題涵蓋農工商運動休閒交通政治,為早年更生日報未數位化之前,供記者撰稿參考用之典藏資料。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更生日報
  • 撰寫者
    黃家榮
  • 創作者
    更生日報
  •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