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農村沒有農業機械時,倚賴人力插秧,農村會有換工或幫工的習慣,當我要插秧時,親朋好友會派助手來協助我插秧,而我必須提供協助親友吃三餐與兩次點心的餐點,若從比較遠地來的,需要提供給對方住宿。相對的,若對方插秧時,我也必須派出對應人手前往協助。這樣的人力交流與人力支援,也會在割稻子的時期執行。而也是親友間聯絡感情的方式之一。目前對種稻的稻農來說,田區插秧大都採用插秧機機械插秧,除非是田區太小,或者地形位置關係,插秧機到不了,才會用人工插秧。機器插秧一分地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可以完工。比起以前用人力快速很多,但若要在預期的時間完成,準備工作要齊全。如準備的秧苗不夠,或育出的秧苗狀況不好,植株不夠大,則可能因為秧餅不好加入插秧機而減緩速度,所以仰賴機械插秧的現今水稻種植,秧苗的育種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