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靈光殿壬申年廟貌(昭和7年)

靈光殿壬申年廟貌(昭和7年)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靈光殿壬申年廟貌(昭和7年)

位於光榮里之靈光殿,俗稱「火燒坪宮」,其創立有過一則傳說,約在明末清初,火燒坪人在海邊發現三具溺水之屍首,將其埋葬在今靈光殿廟址處,此後凡居民有事求告皆十分靈驗,於是被尊稱為「諸靈公」。日治時期曾有村民8人商議替諸靈公雕塑金身後未果。昭和4年(1929)保正陳江成在家中成立鸞堂「化新社一善堂」,待諸靈公經玉帝一再擢升為王爺後,於昭和7年(1932)神明指示興廟時候已到,因此里民奔走集資,新廟以「紫稜」為名,主祀朱府王爺,並有關聖帝君並肩鎮殿。至昭和9年(1934),廟方有感「紫稜殿」之名與其他角頭廟略顯突兀,便改為「靈光殿」,沿用迄今。

此圖為火燒坪靈光殿1932年(昭和7年,歲次壬申農曆12月26日)落成時的廟貌。影像翻拍自靈光殿文物,由靈光殿管理委員會總幹事林錦鑾小姐提供。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吳令丞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1/21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