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臺灣戶口名簿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日治時期臺灣戶口名簿」為《臺灣歷史上曾如何對待身心障礙?關進醫院!不能選舉!》創作過程中作為輔助說明臺灣歷史上與身心障礙議題的相關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資料畫面穿插呈現。
  在臺灣日治時期的戶口名簿內容,是依照戶口普查調查的分項內容,將各戶資料登記在黑白印刷表格中,登記項目包含:居住所在地址、戶籍地址、族稱(此項僅限於日本人用以註明世襲身份)、成為戶主的時間與事由、詳細原因、種族(一般依生父種族而定,如福建人簡稱為「福」、生番簡稱為「生」等)、經政府特准吸食鴉片者註記、纏足與否、三種階級註記(此欄於1935年廢止,以黑印塗封)、關於身體傷殘的註記((及上述「不具」)、種痘次數與罹病概況(如五歲感染天花則註記「五感」)、續柄(戶主對戶內人口的稱謂)、父母姓名、出生順位與性別、戶主與前戶主之親屬關係、戶內人口與戶主的親屬關係、姓名、出生年月日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創作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19/12/11
  • 媒體類型
    影音資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