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篙灣一七三七番地

竹篙灣一七三七番地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竹篙灣一七三七番地

臺灣民間對死亡貓狗的傳統處理方式是「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對於病死的豬豚或雞鴨更有不忍丟棄,常有煮而食之的風俗。日治時期,官方認為這種動物屍體處理的民俗不符合公共衛生,透過政策法令的頒訂,企圖移風易俗。因此,明治36年(1903)12月7日澎湖廳《廳報》廳令第九號,澎湖廳長小林三郎頒定<獸類死体埋却塲約束章程>。章程中規定,考量公共衛生,獸類死体埋却塲的設置須遠離住家與水井等供水設施,距離須超過180公尺以上(1間=1.8181公尺)。 圖為獸類死体埋却塲之位置標記。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許玉河
創作者
許玉河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9/08/19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