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文石書院(孔子廟)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文石書院(孔子廟),照片翻攝自《走過從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乾隆卅一年(1766),當時的澎湖通判胡建偉准許貢生許應元申請募資興建文石書院,旨的在培養地方人才,也有鼓舞士氣的用意。完工後成為官吏書院,並任命許應元為山長(書院院長)。書院名為「文石」,乃來自於澎湖地方特殊礦產的文石。澎湖的文石生成於礁岩中,經過研磨就會出現燦爛的彩紋,光澤優美且產量稀少,書院之命名即是期許院內學子能如文石般閃耀光輝,成為珍貴的人才。書院內供俸孔子的神位,故又稱為孔子廟,每年教師節會在廟內辦理祭祀活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魏廷朝、呂育慈
  • 創作者
    魏廷朝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3/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