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來自第十七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的澎湖測候所,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臺、澎割讓予日本後,澎湖以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台最早設立的氣象站之一。於明治29年(1896)成立,稱為「澎湖島測候所」,大正9年(1920),「澎湖島測候所」改稱為「澎湖測候所」,專責地方性的天氣記錄與預報作業。光復後氣象站經歷多次改隸與更名,民國78年(1989)起改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澎湖氣象站」迄今。
本圖來自第十七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治時期的澎湖測候所,照片翻攝自《澎湖島大觀》(井原伊三太郎,1932)。臺、澎割讓予日本後,澎湖以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台最早設立的氣象站之一。於明治29年(1896)成立,稱為「澎湖島測候所」,大正9年(1920),「澎湖島測候所」改稱為「澎湖測候所」,專責地方性的天氣記錄與預報作業。光復後氣象站經歷多次改隸與更名,民國78年(1989)起改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澎湖氣象站」迄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