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硓古石》季刊第11期〈澎湖事情〉第二冊之三〉

日本人治理臺灣、澎湖不僅帶來了新的變化與制度,亦針對臺澎之歷史、地理、人文、社會進行詳盡的紀錄。本文翻譯自日文版的《澎湖事情》,該系列第一冊由顏榮勤先生所翻譯,本篇為第二冊(1932,澎湖廳),由魏廷朝擔任譯者。譯文刊登於第九至十六期的《硓古石》季刊,全冊共分為八回,本篇內容著重於探討日治時期澎湖產業活動中農業與畜牧業之情況。從內容中可得知,澎湖居民的產業活動大致上分為農業及水產業二類。島嶼上得天獨薄的環境限縮了栽種之種類,也同時限制了農業的發展。為了對抗強烈的季風,日本政府遂於昭和2年開始陸續展開防風林之興建措施。相對於農業,畜產為農戶的主要收入,除了飼養豬、雞、牛等一般動物之外,也進行品種改良,創造更豐碩的經濟價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育慈
  • 創作者
    魏廷朝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8/06/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