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硓古石》季刊第33期「編後語」

本期(第33期)敬刊其三,各泛介於后:

(一)發現台灣。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祖述 《通典》而青出於籃,其卷327「四裔考四」有〈琉球〉條,所記牽涉到台灣、澎湖。法國學者聖德尼爾菲原著,賴福順、黃宇龍合譯〈關於福爾摩沙和中國叫流求的島〉,追源徹委,用饗學林。

(二)移民分廟。(1)台南市「崑明殿」(台南市第一間林投鳳凰殿分廟):明治34年(1901)澎湖鼎灣村周勇、周件兄弟分香。(2)台南市「開帝殿」(台南市第一間鼎灣開帝殿分廟),周勇第三子周耀鵬民國76年在台南市四期重劃區購地營建。(3)台南市「祝三多廟」(台南市第一間鼎灣開帝殿友廟),因粧佛與祝三多廟有縞紵之雅淵源。(4)屏東市「扶風宮」(屏東市第一間林投鳳凰殿分廟):昭和11年(1936)興建。(5)屏東市「扶正殿」(屏東市第二間林投鳳凰殿分廟),建於民國55年。(6)高雄市「扶風殿」(高雄市第一間林投鳳凰殿分廟),民國48年建。楊石明君躬訪南、高、屏,撰〈澎湖人與澎湖分廟-台南市崑明殿、屏東市扶風宮〉。

(三)海盜研究。明治34年(1901)10月30日,彭有(澎湖緝馬灣人)所有之「振成利號」搭載19人和龍眼、油糟等貨,從媽宮出海,中途值風濡滯,12月22日通過福清縣屬南日島,遭4艘海盜船砲擊,船主彭有死亡,水夫蔡本中彈。日、清經歷4次談判,綿歷1年4個月。許雪姬操觚〈日治時期台灣面臨的海盜問題〉,澎湖海盜之學,至此文出。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丁進
  • 創作者
    蔡丁進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3/12/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