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硓古石》季刊第29期「編後語」

本刊共得新作9文。
(一)日著翻譯。《澎湖島大觀》出版於昭和7年(1932),日治時代澎湖名山之作。鄭紹裘先生全譯並註釋之,26期起連載。
(二)馬后傳說。正史所載朱元璋皇后馬氏(1332~1382),其父馬公自小將之託付郭子興,拜為義父,後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娶馬氏。馬后傳說甚夥,澎湖也有類似傳說,主角易為朱元璋,還加了花生情節。
(三)蛇郎傳說。蛇郎君傳說是從福建隨著移民,輾轉傳來澎湖、台灣,其情節大致穩定,細節則有許多變異。
(四)彭祖傳說。彭祖傳說在元雜劇中受供養,台灣傳說中受侍酒、浼請,皆傾向功利主義,澎湖型式不圖回報之徽德,境界較高。
(五)甘羅傳說。此故事主旋律是「人死心不死」,亦即人雖死去,但心未死,不死之心以簫聲續傳情意,俟對方感動,心方死去。藉不死之骨頭表情者,僅見於澎湖,反映民間故事「因地制宜」之特性。
(六)張隱傳說。澎湖民間傳說,率多由閩粵傳入,烙印大陸文化痕跡。唯張百萬(本名張隱)故事卓犖殊致,饒富土生土長色調。
(七)張隱傳說。張百萬本名張隱(1608~1666),福建漳州人,明末遷澎,卜居大赤崁,因拾獲烏金致富,後因得罪術士,家道蹶落。
(八)論姜佩君。姜佩君小組《澎湖民間傳說》與《澎湖民間故事研究》,嘔心之蘭藻二作,為澎湖學豎立了新里程碑。
(九)說望夫石。望夫石傳說由來已久,此傳說流傳不墜,迄今皆也。七美望夫石傳說有其特色,且約形成於20世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丁進
  • 創作者
    蔡丁進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2/12/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