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鎖港北極殿五府千歲千秋寶艦建造-含壇

圖片為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北極殿於民國107年7月4日經過開斧儀式後,由王旭輝師傅開始建造的王船本體上的物件,稱為「含壇」,屬於王船上用以固定主桅杆的物件。由於澎湖王船受到閩南傳統帆船(尤其高度相似於同安船)的影響,亦為三桅帆船,以風帆為動力。但是王船的主桅杆非常沉重,船隻航行時一旦受風航行,主桅杆也會左右搖晃,因此需要堅固的結構予以穩住。主桅杆需要兩片佇立、保護主桅杆兩耳的構件稱作「勒耳」,兩片並非平行線,而是稍向下方緊縮的V型,以確保主桅不會前傾;用以固定的方形底座就稱為「含壇」,勒耳與含壇以卡榫緊密接合。為利於排水,王旭輝師傅所製作的甲板為中間較高、兩側下斜的弧形,因此含壇也必須製成弧形以緊貼甲板。實際航行時,主桅前方還會有一長弧形「桅堵」斜靠在主桅中段與甲板,以更加穩固主桅。王爺,又稱千歲爺、王宮或大人,是澎湖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澎湖的王爺信仰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廟宇長久供奉的主神或副神;二是屬臨時客王的王爺,乃代理玉皇大帝來管理、驅瘟除疫的神明,祭祀一段時間後即返天繳旨。「送王」即是返天繳旨王爺信仰中最盛大、最受注目的祭典,意旨焚燒王船,象徵把瘟神燒掉並送回天庭。本艘王船由獲得文化部指定造王船技術文化資產保存者身份的王旭輝師傅建造。王旭輝師傅為家族內第三代手藝傳人,技藝傳承已逾百年。王船建築環節眾多、工序複雜,然而,王師傅卻能夠從船體打造、內艙雕飾到彩繪等過程全部獨力完成,其成品主要保存於各博物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資堯
  • 創作者
    郭偉民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7/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