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緒年<上鼎灣社弟子洪網喜助>燭臺(二)

二次戰後,中寮與西寮合併為中西村。然依據蔡光庭老師的研究,今日的中西村並無洪姓居民,鼎灣村則以洪姓為大姓。其次,清代的港仔尾社為今日的許家村,許家村與鼎灣村素為友好,兩村宮廟往來逾兩百年以上。鼎灣村開帝殿即保存乾隆乙己年(1785),由「港仔尾社許連生」所獻的「參贊化育」匾,兩村也於元宵後都有聯合遶境鎮符的習俗。許家村與中西村的宮廟則素無往來。此燭臺標示著光緒庚寅年(1890) 上鼎灣社弟子洪網所捐獻,然自道光以後,上鼎灣社已更名為中寮,光緒年間的洪網仍自稱上鼎灣社,由此可知一地的地名對生活於其間的居民是同時並存。其次,洪網居住於上鼎灣社,當時的上鼎灣社應包括今日鼎灣村的一部份。第三,許家村港元寺於清代光緒庚寅年應有改建之舉,洪網乃捐獻此燭臺祝賀廟宇落成。許家村與鼎灣村的交陪關係,從清代乾隆的匾額、光緒年間的燭臺,二次戰後不論是鼎灣村開帝殿、永安宮改建,抑或許家村真靈殿、港元寺重修,兩村互贈匾額祭祀器物,兩百餘年來兩村友誼歷久不衰。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玉河
  • 創作者
    許玉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05/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