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硓古石》季刊第15期〈澎湖的砲臺〉

本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15期,篇名為「澎湖的砲臺」,摘要如下:

澎湖地處特殊地理位置,在貿易、航海、軍事、政治上均有值得受矚目之處,並在十七世紀末葉後的太平洋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大致上而言,荷蘭時期被視為貿易據點;明鄭時期成為鄭氏防範清廷的前線;清中葉以前則成為清廷掌控臺灣島的軍事據點;清末葉,成為臺灣及中國東南沿海的戰略據點。歷經不同的朝代治理與不同的角色地位的澎湖,因而擁有臺灣最早、種類最多、數量及種類最多的砲台。砲台的建置與設計因火砲性能、敵艦性能、砲臺功能、戰術思想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最早的砲台係荷西時期所引進的西式砲臺,明鄭引入了傳統漢式砲臺,牡丹社事件後至日人據臺,又改為近代化西式砲臺。本文依據年代一一介紹各時期所建置的砲台,包括興建年代、歷史背景、特徵、位置等訊息,紀錄澎湖砲台種類、特色、部屬以及空間形制之變遷。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育慈
  • 創作者
    林會承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6/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