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七屆〈澎湖群島在近代中國海洋發展史上的地位: 宏觀立場的一己觀察〉

本文以客觀的立場探究隋唐時代至十六世紀中西葉間的澎湖地位。時期劃分大致分為:秦漢至唐朝中期、唐朝中期至北宋時代、南宋至近代西人東來時期。中國沿海島嶼不如歐洲地中海之多,對於早期海洋發展成為挑戰。北宋晚期時,「航海針路」出現,即開始將指南針運用於航行上,工具的進步使得澎湖成為中國闢東洋航路的必經之地。至元朝時期,隨著中國東洋航路的發展與進步,澎湖的地位越顯重要,更是成為東洋航路進出中國之門戶。明朝時官方發布海禁政策、貢舶政策,澎湖逐漸淡出中國的海洋發展範圍,也鮮有記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育慈
  • 創作者
    李東華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8/12/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