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六屆〈苗栗縣後龍石滬漁業資源調查〉

本文收錄於《澎湖研究第十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篇名為「苗栗縣後龍石滬漁業資源調查」,以下為本文摘要:

苗栗後龍溪·西湖溪出海口一帶屬礫石質海岸,早期先民曾以礫石構築數十座石滬,現今僅留存合歡及母乃2座石滬仍完整且具備漁業功能,其餘石滬失去其經濟價值後乏人整修維護,被海浪推平倾倒成為歷史遺跡。苗栗縣政府為推廣海岸濕地保育,欲利用石滬修復推動沿海生態保育及文化資產保存,本文為修復前先行瞭解該區域漁業資源現況之調查成果。

本調查自2013年起連續2年進行,調查種類包括魚類、蝦蟹類及螺貝類等當地居民經常利用之海域生物。調查結果顯示,於石滬遺跡內共發現17種魚類,有8種屬於有經濟價值之魚類;3種蝦類和12種蟹類中,有6種屬於有經濟價值之物種;17種螺貝類中,有15種較為大型,平時居民均會撿拾或挖取食用。由此可知此地重建石滬並恢復石滬漁業,發展觀光漁業,導入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加以配合,以達成西湖重要濕地保育之目的為可行之作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江政人、廖冠茵、楊沛清
  • 創作者
    江政人、廖冠茵、楊沛清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