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二屆〈中研院台史所檔案館數位系統介紹: 以澎湖史料為例〉

本文收錄於《澎湖研究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篇名為「中研院台史所檔案館數位系統介紹: 以澎湖史料為例」,以下為本文摘要:

檔案館與圖書館、博物館並列為三大文化典藏,知識傅播機構。不同於圖書館以圖書、期刊與電子資源為主要館藏,和博物館以玉石、器物和書畫等文物藏品,檔案館所蒐藏保存的是檔案。所謂檔案是指由機構、個人,或家族,在執行業務或進行職能等活動時,所產生或接收的原始紀錄,並經一定時間的歸檔和累積:因此,檔案是文化傅承的真實紀錄,也是歷史研究的一手史料。

本次報告主要聚焦於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的數位系統,先概述臺史所檔案館設置與館藏發展重點,接著依序說明檔案館近年來所建置的四大數位典藏與加值系統,包括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二種數位典藏型系統,和臺灣日記知識庫、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等二種數位加值型系統,最後簡單總結臺史所檔案館的開放應用服務。以上數位典藏資料庫,只要在查詢欄中輸入「澎湖」或「馬公」等關鍵字,就能查找到相關的館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王麗蕉
  • 創作者
    王麗蕉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