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末日治初期媽宮班兵的伙館廟:一、提標館(四)

提標館最早供奉之媽祖係來自廈門天后宮,非分香自東衛天后宮。再者,提標館的前身為「舊承祠」、「祖承祠」,蓋有承襲自廈門天后宮之意。提標館自創建以來,興建經費約三千六百圓,其費金皆由泉、廈、同安旅居之兵民及原本籍之殷富紳商募集寄澎,所有金額,無從考聞。是時所集之金,除建廟塑神置器之外,為慶讚落成,設筵演戲之用。也因這些青待班兵伙館廟資產雄厚,故日治初期《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澎島曩年七月普度,以四館為最排場熱鬧,惟大街足與頡頑。然四館中以銅山館為巨擘,提標館次之,海山館、南澚館又次之。」或者,如元宵節的場景,媽宮流傳的俗諺有:「南澳好花燈、銅山好錦曲(南管)、提標好大燭」之說,展現各個班兵伙館廟在元宵節的特色。

作者希望讀者能在查找本館訊息時知曉過去相關資料,在原報導不支援無償公開閱讀的前提之下,以館內現今相關照片搭配報導內容作為資料呈現之方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玉河
  • 創作者
    許玉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06/04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