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硓古石》季刊第22期〈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冤獄(下)〉

1947年國共內戰期間跟隨政府遷台的「山東流亡學生」,在5000多名男學生集體邊兵後,其餘未編兵的幼年男生和女生則進入「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繼續教育。本篇記錄子弟學校成立初期與步入正軌之後所面臨之挑戰與解決辦法,王志信、李振清為此四處奔波。子弟學校成立初期因經費、教師、校址、校舍、編班,可說是困難重重。步入正軌後接踵而來的是整理學籍與籍貫、分層管理、加強學生就業教育、闢地建校、向軍方借用軍糧維生、籌措經費、申請物資。子弟學校缺乏經費與物資,學生長期營養不良、居不安、吃不飽,大多有胃腸病、少年白頭、視力減退、夜盲症等症狀。1953年,因澎湖地區缺乏物資、地瘠民貧,子弟學校遷至彰化縣員林鎮。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育慈
  • 創作者
    陳芸娟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1/03/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