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硓古石》季刊第04期宋、元、明、清對澎湖群島的認識〉

本文以明鄭劃分前後期,明鄭以前以敘述方式記錄國人對澎湖的認識;明鄭以後則以方志及筆記中的澎湖、澎湖嶼名源流、澎湖輿圖的測繪分別討論。明鄭以前,澎湖因漁場豐富,已有漢人、毗舍耶人路過、居住。元朝後澎湖設置巡檢司,澎湖的牧業、商業逐漸繁榮。明朝後因倭寇盜賊影響海上治安,明太祖施行墟澎政策,萬曆年間又增設戎兵防守,然至明末寇亂不斷,防戌策略無疾而終。清朝同治13年,清政府再度加強澎湖的防戌。澎湖各島嶼之名多以景觀、地形、產物、歷史意義做為命名依據,然個人對島嶼的定義、中國古代地理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漲退潮時島嶼數目不同之故,在名稱和數量上形成多家說法,如:花嶼、桶盤嶼、狗沙嶼、鎮海嶼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育慈
  • 創作者
    許雪姫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6/09/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