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瀛風物》第九期〈淺談澎湖地區的科舉〉

科舉制度自隋朝展開,已有1300多年歷史,澎湖直至清初文石書院建立後始萌芽。澎湖地區對讀書人敬重,但想出人頭地何其困難,因此,便誕生出許多形容參加科舉考試艱苦、互相砥礪用的詞句。文石書院的建築、設置具有風水觀念,如文石書院東南風有魁星樓、倉聖祭祀儀節所祭拜的祭品。「魁」的「首」意,當中的「斗」則指用筆點定中式人的姓名。歷任山長建置新、舊學約鼓勵良好的學習品德和規章,依序誕生出數位舉人:辛齊光「欽賜舉人」、在澎湖畫下重重一撇的蔡廷蘭、媽宮鄭步蟾「補用同知」、媽宮郭鶚翔「大挑教諭」、風櫃尾貢生蔡玉成五位,為澎湖地方在教育、公益、宗教、公共建築物、文學等多方面多有貢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育慈
  • 創作者
    高啟進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4/12/0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