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廟宇文化0033(重修古廟)

此記錄是根據1926年8月8日《台灣日日新報》四版報導,文中主要是敘述觀音亭自清代創建,歷經年月已損壞,極需要修繕與經費。內文描述概要如下:澎湖觀音亭是自清朝所建,至今歷經多年在風雨中損壞不少,仍然香火很盛,莊嚴氣氛絲毫不減。當地的富商鍾紅樟、葉淵、許波、許來等人有鑑於此,主動邀集有志者一起討論修繕事宜,也得到普遍的贊同,所以具備好文件向當局申請並準備籌募款項,聽說這筆修繕所需經費要一萬五千元。以此則報導的觀音亭,是位於澎湖縣馬公市中興里介壽路14鄰7號。據悉觀音亭是由澎湖右營游擊薛奎在清康熙35年(1696)倡建,以供奉南海觀音菩薩。創廟以來,歷時多年,亦經多次重修後為今日面貌。

為了使本文讀者能知曉廟宇過去相關事件,在原報導不支援無償閱讀的前提之下,本文以引用報導部分內文並搭配現今廟宇外貌照片的形式來撰寫資料。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介壽路7號
  • 撰寫者
    胡蘊玉
  • 貢獻者
  • 時間迄
    1929/08/18
  • 地點-緯度
    23.567592
  • 地點-經度
    119.562065
  • 時間起
    1929/08/1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