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廟宇文化0017(賽會狀況)

此則記事是根據1912年12月29日《臺灣日日新報》六版報導,文中提到湖西區的七個鄉訂於是日九點集合在北寮鄉廟口(今之北寮保安宮)。
報導內容如下:列隊出發,隊伍前神轎已經到達南寮鄉內了,而隊伍後面還擁擠在ㄧ起尚未出發。可以想見當時隊伍之長、人數之多。還有各種鮮豔色彩的新製四方大旗共有121竿、神轎22檯、龍船一艘、後頭跟著藝隊11個陣頭、詩意閣棚13臺。還有蜈蚣陣、以及歷史演義中的「十八反王」角色演出者。當中最出色的藝隊,是紅羅罩鄉某曲司所教導的。但是當天,少了「清曲郎君會」、獅陣,算是缺點。而且參與和旁觀的眾人,都認為隊伍中少了乩童,就減少很多樂趣。(當時執筆的記者認為)群眾們不知道在文明世界裡已經不容許這種看似散髮露體的狂漢。會跟著神轎到婦女眾多之處,光著腳轉圓圈(俗稱為發輦)的狀況。也有裝扮成士兵者,則到處驅趕婦女退後迴避。以為是神在發怒,卻不知這是最煞風景的。最後,若以數十天的精神心力準備,只為了這兩三天的遊行活動,並沒有什麼收穫,明眼人一定能分辨。此報導中對於地方這些民間活動狀況,呈現批評的負面看法。

但這些廟會活動,卻是當時民間信仰裡很重要的傳承文化之一。文中提到的北寮廟(今之北寮保安宮)與南寮廟(今之南寮保寧宮),至今仍然情誼良好,互動關係緊密。

為了使本文讀者能知曉廟宇過去相關事件,在原報導不支援無償閱讀的前提之下,本文以引用報導部分內文並搭配現今廟宇外貌照片的形式來撰寫資料。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澎湖縣湖西鄉北寮村41號
  • 撰寫者
    胡蘊玉
  • 貢獻者
  • 時間迄
    1912/12/29
  • 地點-緯度
    23.5773682
  • 地點-經度
    119.6615055
  • 時間起
    1912/12/2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