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高雄-左營。照片中,左營的啟明堂內,一名鸞生唸誦著經文,並照著念誦的節拍敲打著木魚。神壇上,有著一小爐香火、兩瓶供奉的鮮花,細看還可發現香爐前有一雙「擲筊」。神壇供奉著幾尊神像,簾幕上則寫著斗大的「四聖恩主」,據民間信仰這四位神祇分別是:文衡帝君(即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呂洞賓、呂恩主)、司命真君(灶君)、玄天上帝。然而,隨著地域的不同,廟中供奉的神明也有所不同,此照片中所祀的四聖恩主實為文衡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和岳穆武王(岳飛)。左營啟明堂最初建於1899年,名為「明德堂」,奉祀「五公菩薩」,直到1903年更名為「啟明堂」,改奉祀關聖帝君為主神,並於1906年遷移現址。廟中的鸞生皆穿著白袍,為傳統民間信仰中與神溝通之人,在扶鸞儀式中負責持鸞筆書寫善書或鸞文,代神靈回答問卜之人的疑問。啟明堂隨後於1973年拆除重建,並於1976年順利完工。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