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第一屆市長選舉」,舉行時間為1951年(民國40年)1月7日。行政院於1950年(民國39年)4月20日核准〈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因此基隆市於同年8月奉令推行地方自治,而有議事機關(市議會)、執行機關(市政府)2者須籌組。
基隆市第一屆議會議員於1950年(民國39年)10月選出。11月8日,市政府即奉省民政廳電令,選舉第一屆市長,並於市政府2樓成立市長選舉事務所,派時任市長謝貫一為委員兼主席,謝阿發、蔡炳煌為委員。
然而,謝貫一辭去現職、競選市長,謝阿發也因為輔選謝貫一而辭職。因此,由新任市長高大經兼任市選所委員兼主席,由葉松濤接充委員。
基隆市「第一屆市長選舉」的投票所有37處,領票處160處。各投票所的管理員為9至15人,概為公教人員兼任,監察員為4-5人,由地方士紳擔任。
基隆市「第一屆市長選舉」,1月7日7時開始投票,天候突然放晴、風和日麗。18時結束投票,投票率達85%,由謝貫一34,950得票最多,且超過半數,依法當選基隆市首任民選市長。
謝貫一當選的翌日,親自拜訪、慰問陳炳煌、林番王2落選人,陳炳煌、林番王2人隨即親赴謝貫一的家道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