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水源地『淨水場』」,為日本人所作基隆市自來水工程其一,興工於1898年(明治31年)3月,完工於1902年3月。淨水場的地點,在東勢溪右岸高地約19,000餘坪範圍。
「暖暖水源地『淨水場』」,當時分為分水井、沉澱池、沉澱井、過濾池、過濾井等5個部分。
分水井(第一井),圓形,混凝土造,口徑3.64公尺,深3.94公尺。水面浮標高45.45公尺,從取水口導入原水,再從此井分流入沉澱池。
沉澱池,內長37.98公尺,寬24.24公尺,深4.55公尺。磚砌,四周以灰泥外塗,底部用混凝土造,周圍、頂部設置硬石及頂蓋,容量4,166立方公尺。水面標45.16公尺,用鐵管送水入沉澱井(第二井)。
沉澱井,內口徑4.85公尺,深4.24公尺。圓形,混凝土造,附止水栓,以保持水面均等。
過濾池,內長30.3公尺,寬22.73公尺,深2.72公尺。周圍磚砌塗以灰泥,底部混凝土造,共2座。一整天的過濾速度為3.64立方公尺,每池過濾能力2,083立方公尺,其水面浮標高40.43公尺。
過濾井(第三井),內長4.24公尺,寬3.03公尺。混凝土造,內部劃分為2室,1室設置過濾速度調整裝置,1室作送水室。水面浮標高38.43公尺。
基隆市自來水工程,因適值市區飲水缺乏,所以將工程分為2期完成,第1期工程完工後,先行供水;第2期工程開始的第一年,以工程費中的19萬3千元購入材料、及建造「暖暖水源地『淨水場』」沉澱池、過濾池等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