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基隆站」,成立於1946年(民國35年)9月,為接收日人船越旅館日式木造房屋改修。位置在忠一路、港西街上,即現在的國光客運,就在基隆舊火車站附近。
自新闢的麥可阿瑟公路,在1963年(民國52年)5月1日通車後,「公路局基隆站」行車班次增為每5-10分鐘一班,往臺北的行程從50分鐘縮短為30分鐘。基隆市為臺灣北部港口重鎮,來往商旅頻繁,實業發達、人口激增,因此公路交通的配套措施,更需要經過深思熟慮。
「公路局基隆站」原候車室、月臺,建造狹窄,日益不敷行旅所需。為顧及乘客乘車擁擠、避免排列於日曬雨淋之下,公路局配合市港建設、美化國際港口車站環境,重新擴建為現代3層樓房車站新廈,1968年(民國57年)10月31日完工啟用。
「公路局基隆站」新廈,建地計400餘坪,經此擴建工程,候車室可容納數百名乘客,並將發車月臺改向孝四路、經忠二路、轉孝二路行駛。
又該站每日停站、待發車輛的停車場地,經市政府將中山橋引道、即當時該站右側的市民舊屋,協調由公路局出資拆除、修建為停車場,解決該站歷年來困擾日間停站調度待發車輛的難題。


